Mobile menu
【工作思考】强化以水灭火提升灭火能力

来源:乐鱼网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0 22:07:30

  “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。”这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,我们国家发展进入了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。森林是陆地ECO的主体,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,而发展林业的核心任务就是保护森林资源,“枝繁叶茂一百年,化为灰烬一瞬间”,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,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。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个任务,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,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,事关“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”安全,事关国土生态安全,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。%,其中省级公益林4.15万亩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.74%,绿地率达37.74%,人均公共绿地达12.6平方米,拥有国有林场1个,森林面积2.68万亩。自然湿地面积15.4万亩,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5.1%。

  根据统计数据,金坛区自“十三五”期间以来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,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平稳,实现了“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.3‰以下,控制率在1.2公顷/次以下”的目标。这表明全区在森林火灾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在各种防控手段中,以水灭火方法最为高效:成本低、安全系数大、灭火彻底、不留隐患、不易复燃等,同时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,尤其在早期火处置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。

  自古以来,森林火灾不易扑灭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水源,当前我国主要灭火方式为风力灭火及少量风水结合,是依靠人力的高危灭火方式,灭火效率低,极易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,而导致非常严重不良社会影响。

  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、火源以及氧气,缺一不可。以水灭火作用原理主要是从这几方面入手的。首先是冷却作用,这也是最重要的作用,液态水变成气态水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,迅速冷却可燃物以及周围环境,当降低至可燃物燃点时,燃烧停止,同时水也会提升周边乔灌草等可燃物的湿度,增加燃烧难度。其次是稀释作用,研究表明,空气中含有21%的氧气,当空气中氧含量减少到14%-18%时,燃烧就会停止,以水灭火,水受高温迅速变成水蒸气,水蒸气能在空气与可燃物之间形成一道屏障,降低可燃物附近的氧气含量,阻止燃烧继续。第三是机械作用,在使用水灭火技术时,通常由高压水枪进行喷水,具有很大的动能和冲击力,可以冲散燃烧物,使燃烧强度显著减少甚至直接熄火。

  以水灭火设施建设应充分的利用河流、水库、池塘等天然水源,并选择建设相应的取水点及水源补给泵站等相关设施;无天然水源可利用的,应通过蓄水在池、引水上山、积水在林、供水同享等方式解决水源供给问题,综合区域地形、气候、水源、林地分布状况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等因素,可采用在防火道路沿线建设蓄水池、配置储水罐等采集雨水的模式;也可采用在山上修筑蓄水池、储水罐,利用山下水源通过多级翻水的引水上山模式。

  我区地处江南鱼米之乡,雨水充沛,水网密布,拥有苏南第三大淡水湖长荡湖,水域面积约1.95万公顷,占全区面积20%多。以水灭火设施主要建设在丘陵岗地森林分布区,包括水源供给基地、输水管网、增压设备、灭火设施等,并通过规划设计,使其有机结合、形成网络,覆盖森林防火重要区域、关键部位及重点单位。

  目前全区已建成大小蓄水池(桶、罐)58个,其中46个为1.5T小型消防水桶,分布于茅东林场飚轮峰防火通道两侧;4个为大型蓄水池(其中东进村百羊山960立方米为常州市单体最大),并配备长约9.5km的消防管道;8个10—20T地埋式蓄水罐;设计储水量近1729吨。建设方式主要有3种,一是钢混结构,即用钢筋水泥整体浇灌,顶部密封,沿山构筑,大型蓄水池均是采用这样的形式,坚固耐用,储水量大,损耗低。二是地埋式水桶,即用特制特大型塑料桶,按比例及蓄水覆盖范围,埋在山林中,每桶可蓄水1.5—3吨左右,茅东林场部分地块采用此法,简便易行,造价低。三是玻璃钢制水箱式,如薛埠镇连山村、东进村、西阳村等地用玻璃钢建设封闭式地埋式蓄水罐,施工快捷、储水量大。从近年来防火实践来看,以水灭火操作便捷、经久耐用、稳定可靠、持续长效,既能充分的利用水资源优势,又可在夏天干旱期以蓄水防旱,一水多用。

  虽然我区开展引水上山、以水灭火工作已10余年,但是任旧存在一些问题。根据《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范》(DB3201/T 1116-2022)以及《江苏省森林防火现代化体系建设规划(2022-2030年)》,引水上山工程需围绕水源修建增压供水泵站、铺设输水管道、设置取水口、配置灭火设施,满足每100h㎡(1500亩)森林资源蓄(取)水量达500m3以上的要求,并保证取水半径不超过300米。

  一是林区引水上山覆盖率不高,尤其是森林防火重点区域,还没形成蓄水池、泵房、输水管网、消火栓式取水口等有机结合和网格化管理,与全省要求的重点林区以水灭火40%覆盖率仍有差距。二是部分森林消防水池没有建设泵房及管线,依靠天然蓄水,水量和水压不稳,林区消火栓不足,取水能力不够。三是缺乏设施设备智能管理,没形成消防管网水压力实时监测、蓄水池水位实时监测、取水点水位实时监测、蓄水池远程自动补水等森林消防安全感知能力。

  以水灭火是控制森林火灾的最有效方式,能够有效减低防火队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,能轻松实现科学、安全、高效灭火的目标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,做好引水上山、以水灭火工作迫在眉睫。

  一是保证水源供给能力。充分的利用河流、水库、池塘等天然水源,并建设相应的取水设施(泵房);无天然水源可利用的,可在防火道路沿线建设蓄水池、配置储水罐等采集山水、雨水的模式;也可采用在山上修筑蓄水池、储水箱,利用山下水源通过多级翻水的引水上山模式,通过蓄水在池、引水上山、积水在林等方式解决水源供给问题。同时结合林区道路等地理信息,绘制水源分布地理信息,标注清楚林区内、外的水库、湖泊、河流及森林防火水池的地理位置,提升处置效率。

  二是注重管网辐射建设。围绕水源修建增压供水泵站、铺设供水管道、设置取水口、配置喷水装置,按照《江苏省森林防火现代化体系建设规划(2022-2030年)》要求,保证每100公顷森林资源蓄(取)水量达500吨以上,水车取水半径不超过3公里。可在茅东林场和西阳村、薛埠村(社区)、东进村等重点防火区域率先试点应用先进的技术,构建以水灭火智能管理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,实时监测蓄水水位、管道及相关设备正常运行状态,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目标。

  三是注重日常运维管理。明晰责任主体,积极探索建立维护管理制度、标准,指导引水上山系统维护管理,保证系统运行稳定。各相关的单位对本地区引水上山系统的检查每年要实现全覆盖,有条件的地区可聘请专业公司、人员参与检查,记录好引水上山系统整体的结构、设施设备、使用状况等,察觉缺陷及时整改,各级要不定期开展检查、及时通报,推动各项工作落实。(马骧)